恭喜,《东极岛》在英国的票房突破6亿!
首先说明下,《东极岛》在英国只卖了4万多美元,本人想尽办法想把这个数字变大,但是换成美分都少得可怜,后来想电影跟日本相关,可以换成日元。
首先说明下,《东极岛》在英国只卖了4万多美元,本人想尽办法想把这个数字变大,但是换成美分都少得可怜,后来想电影跟日本相关,可以换成日元。
女拳手像猎狗,他们有这比猎狗更为敏锐的嗅觉。拳手们见缝插针寻找哗众取宠的机会,只为获取那点关注,那点流量。
傅首尔一上台,张嘴就是她和老刘的离婚往事——拜托,这都第几十遍了?另一位“出走的阿姨”苏敏更牛,直接劝片里撑起整个家的猪妈妈“逃离束缚”,“也该离开浪浪山”。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之前口碑一直不错,评分一度冲到了9.8。但是在他们请了两位观影人,并且进行了推广发言之后,电影的评分降到了8.9。很显然,这两个推荐人严重影响了观众的情绪,甚至有大量的观众在网上表示已经买了票,也要退票避坑。
由于片子扑的实在是太快,以至于前期拿了宣发费用的水军,都还没来及把单子做完,所以网上还有一帮人在尽职尽责的跟网友对垒,最典型的话术就是:二战时英国人也是盟友,凭什么救英国人就不对?
在今天互联网的传播规则下,越简短粗暴,越情绪尖锐,越立场鲜明,就越容易得到关注。
举重若轻,轻松主义,正如里面提到的上野千鹤子的书《快乐上等》,虽然本人没咋看过,不好深入评论,我只看过波伏瓦的几本书。
被专门拍出一本电影《出走的决心》,电影和现实中的整个事件全程都在诉说她老公和那个家庭也就是男方的不对,自己却没有半点不是,但又不愿让媒体单独采访她老公。这里不说谁的对错,只按正常的逻辑来说,男方如此不堪,会让你这个年纪了舒舒服服满世界自驾游吗?资本为什么偏偏抓
2024年,中国观影人次同比减少3.6亿。打拳电影的盛行不是唯一原因,饭圈化导致电影沦为为流量明星抬轿的工具,也让电影质量光速下滑。
先说几个反常识的知识点(后面要考的):评分高的电影不意味着高票房,烂片的存在有独特的作用,干倒电影的不是短视频而是电影行业者自己。
抗洪前线都是男人,工地遍地是男人,甚至久高楼大厦擦窗户的都是男人,看遍整个神州大地重活累活那个不是男人做的男人付出了一切,得到的是欺压妇女的原罪?所以要主动去结扎?笑死人了。
目前票房已经破两亿,可能在男性观众群体里没能获得普遍很好的口碑,但不妨碍这部电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真实探讨了现代家庭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如何寻找到真爱,又如何独立自强。